買車位不如租車位?購房者如何做出理智選擇?
購房百科
好房挑
2025-01-02
用手機看


然而,近幾年大家對于車位的需求出現了明顯的變化。尤其是新房車位,雖然供應量大,但買家卻越來越猶豫,甚至不再急于買車位。那麽,究竟是什麽原因讓車位從曾經的“剛需”變成了“雞肋”?

一手車位供應過剩

2010年以後,商品房車位比有了明确規定。根據規定,車位配置通常爲1:1.1,部分改善型樓盤甚至達到1:1.5。甚至豪宅樓盤每個家庭至少擁有兩個車位。


這意味着,開發商提供的車位數量充足,基本上每個人買房時都能獲得一個車位,不再出現“搶車位”的緊迫感。因此,車位的搶買熱情逐漸消退,買家們往往傾向于等待折扣,慢慢選擇車位。


與此同時,雖然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促使了車位需求的增加,但在天量供應與有限需求的雙重壓力下,車位逐漸被視爲“附屬品”情。很多購房者,尤其是年輕人,往往因爲買房和裝修所需的開支已經相當龐大,而不願再爲車位支付額外的高額費用。


爲何老小區車位成了奢侈品?

與新房車位供應過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老舊小區,車位短缺的現象仍然嚴重。很多小區的車位比遠低于1:1,導緻停車資源緊張,往往需要多戶居民共享一個車位,每天上下班都要搶車位。這種供需失衡,催生了像東方曼哈頓、永業公寓等豪宅項目中的天價車位。

有些車位的價格甚至比部分知名豪宅車位的價格還要高,幾乎相當于一套老破小的價格。


這些天價車位成爲了市場中的一個“投資風口”,不少投資者看到其中的商機,紛紛購買車位,期待其價值增值。尤其是一些小區還采用機械車位和地面車位,價格相對較低,成爲了滿足部分購車需求的替代選擇。然而,這些天價車位仍然隻是個案,不具備普遍性。

現在車位的投資屬性逐漸減弱。如今,二手交易市場上,買家通常更傾向于選擇“賣房帶車位”的模式,而不再願意爲單獨的車位支付溢價。過去那種一車位就能帶來投資回報的情況正逐步消失,車位作爲附加價值的空間越來越小。

另一方面,現在租車位逐漸成爲許多人的首選。

一般來說,車位價格和房價的關系緊密,房價越貴,車位的價格也越高。對于很多剛需購房者來說,一套房子可能已經四五百萬了,而在房款之外,再花費數十萬幾十萬買一個車位,顯然超出了許多人的預算。


所以租車位則成爲了更經濟的選擇。大多數小區的車位租金普遍在千元以下,甚至有些小區的租金每月低至幾百元。與此同時,業主之間也會相互出租車位,甚至打破原本的租金規定,以便盡快出租空閑車位。

對于那些已經買了車位的業主來說,往往面臨着“開發商降價出售車位”的問題。在車位銷售未完成的情況下,開發商可能會将剩餘車位打折出售,導緻已經按原價購買車位的業主感到不滿。這種情況讓許多人對于車位變成了“等等黨”。


“買車位”還是“租車位”

其實還是根據每個人的需要。如果你經常需要開車上下班,買一個固定車位無疑是必要的;


其次是你的經濟情況,在承擔房貸壓力的情況下,是否還能負擔得起車位的費用;

最後還要看小區的車位配比、周邊的停車狀況以及車庫的品質等等。

總體而言,随着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,車和車位逐漸不再成爲必需品。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,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量力而行。

無論是買還是租,最終都應綜合考慮個人的實際需求和經濟情況。


 重要提示:本頁面内容,旨在爲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,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。頁面所載内容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,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,最終以開發商實際公示爲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