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“剛需”到“改善”,2025年樓市大變革開始了!
政策規劃
好房挑
2024-12-04
用手機看

今年,除了熱門“第四代住宅”外,房企還在卷“高品質住宅”。

自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明确要求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以來,全國各地紛紛響應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,從土地供應、建設标準等多方面推動住宅品質提升,可以說,這一次我國房地産行業真的從“剛需時代”向“改善時代”轉型了。

北京樓市迎來重大突破!

11月22日,《北京市高品質商品住宅設計導則(試行)》正式發布,帶來了多項創新規定,極大提升居住品質。

首先,陽台設計大放開,不僅允許多層住宅設置開敞陽台,還可按一半面積計價,實際使用空間大增。此外,開發商可以通過屋頂綠化、垂直綠化等形式,陽台可以設置種植槽、種植箱、花園等,推動多層次立體綠化。這樣一來,屋頂綠化不再是違建,有了法規支持。

其次,導則鼓勵開發商在底層設立架空層,作爲公共活動空間,層高不低于3.6米且不計入容積率;同時,也鼓勵設置有蓋且不封閉的風雨連廊,也可不計容積率,用于連接小區各部分,提升居民出行便利。

此外,還加強了住宅細節改進,如層高、噪音、空氣質量等,提升居住體驗。這些變革預計将爲未來北京樓市帶來更多高品質住宅選擇,滿足置換需求。

隻有真正注重每個人的生活品質,拿出更具性價比的功能,才能讓那些想要換房的人,有更好的選擇。

預計明年起,北京将出現一批開敞陽台,高樓層,帶花園的高層平墅入市。

土地政策逐步放寬,改善住宅迎來春天

近年來,各地土地市場的限制政策不斷松綁。上海還取消了最高溢價率10%的限制,重新回歸“價高者得”的市場邏輯。

深圳也推出了不受“7090”政策限制的深後總地塊,進一步放寬了商品房價格限制。

此外,北京在今年6月首次出讓了“住宅+産業+商業配套”形式的混合地塊,推動了更加多元化的土地供應。

在這些政策支持下,更多開發商有了空間去打造高品質住宅。各地土拍環節還新增了“高品質建設”要求,如對裝修标準、适老化設計等做出明确規定。

也就說,誰願意投入更多資金和精力打造高品質住宅的開發商,誰就能能夠獲得土地資格。

爲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改善需求,各地政府陸續發布了住宅設計提升指引,有不少細節處做了人性化設計。

例如,安徽強調新建小區的人車分流設計;重慶鼓勵建設立體綠化住宅,推廣時下流行的第四代住宅;蘇州則提倡根據項目特點設置空中花園,并要求改善型住宅具備獨立儲藏室、前置過濾器等高品質設施。

這種設計上的創新和人性化改進,不僅提升了住宅的舒适度,還爲開發商提供了差異化競争的機會。

爲什麽要在這個時候鼓勵改善?

現在的房子同質化嚴重,基本都是99平米的三居室設計。既不能滿足日常需求,也不能真正改善。

早在2019年,央行報告就指出,城鎮居民家庭戶均擁有1.5套住房,住房擁有率高達96%,其中超過30%的家庭擁有二套住房。也就是說,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“大家都有房,或者都買過房”的時代。而改善需求越來越多,成了現在市場上的主要購買力。

開發商不僅需要在建築規劃、景觀設計、外立面材質等方面下功夫,還要關注室内空間的合理布局和功能性。智能化、科技住宅、創新戶型的出現,更是讓居住體驗邁上了新台階。

對于購房者來說,房子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,更是一個提升生活質量的空間,改善居住體驗成爲了購房決策的重要考量。


 重要提示:本頁面内容,旨在爲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,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。頁面所載内容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,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,最終以開發商實際公示爲準。